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勿忘红史记初心 不负使命创辉煌


发布时间:

2019-10-23

  (血染山庄——一位八旬老人的真实回忆)

  我叫康传道,家住长江镇顾桥村一组,上世纪40年代,这里是一个不足0.5平方公里、仅有六七十户人家、人口不足400人的一个小村庄,当时人们习惯叫它“山庄”,山庄虽小,却也和共和国其他农村一样,亲历了我党为了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浴血奋战的历史,其中就有一件事,发生在我的家人和周围的老百姓身上,至今历历难忘。

  我的父亲康贻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白李乡农会主任,和大多数农村党员一样,一边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一边训练民兵英勇作战,保卫革命果实。当时有一个地主婆,是国民党伪乡长王惠清的岳母,因农会分了她家土地,而对共产党恨之入骨,时刻蓄意报复。

  记得那是1947年大年初一下午,天空昏沉沉的,云层黑得好像要掉下来,刚从外地赶回来还没来得及和家人见面的父亲,便以打牌名义和几个农会干部聚集在本村村民朱春湖家中议事。大约5点钟左右,一个叫沈进的伪乡保安队队长,带着一队人端着盒子枪气势汹汹地闯到我家,翻箱倒柜把我家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又气势汹汹地来到父亲他们议事的村民家里,用枪指着我的父亲:你,康贻民,王乡长请你去议事,话没说完,就上来几个人左右夹攻挡住了父亲的退路。父亲猜测是被叛徒告了密,这一去肯定凶多吉少,便很平静地对他们说:“跟你们走可以,让我回家一趟,换件衣服,顺便跟我老娘告个别……。”

  父亲到家后,一下子跪倒在70多岁的奶奶跟前,连磕了三个头:“妈妈,谢谢你的养育之恩,今天王乡长叫我去,恐怕不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了,您老要多多保重……。”转身又对着我妈深深鞠了一躬:“孩子她妈,家里就交给你了”。奶奶颤颤巍巍地拉住父亲的手,大喊:儿呀,不能去呀,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不等奶奶说完,伪乡丁就一枪托把奶奶击倒在地。我也抱住父亲的腿大哭:“爸爸别走,爸爸别走.....”。父亲脱下身上唯一的长衫交给我,一边大声说:“孩子,别哭,要保护好妈妈和弟弟妹妹们!记住,要为你的父亲感到骄傲……”伪乡丁强行掰开我和奶奶的手,一人给了我们一枪托,押着父亲离开了。就这样,爸爸被捕了。当年父亲30岁,母亲27岁,我7岁,弟弟4岁,妹妹刚出生37天,奶奶70多岁,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与父亲一同被捕的还有钱金喜、王步德、钱金泉、陆锦基、康贻先等6人。父亲等人被捕后,党的地下组织也曾积极设法营救,但因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丧心病狂,他们急于从父亲等人口中打听到当地党组织的名单及联络方式,企图一网打尽本地党的地下组织。他们用尽了各种酷刑:灌辣椒水、上老虎凳,竹签戳手指等,但父亲等人严守党的纪律,宁死不从。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见实在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情报,便使出了被他们称之为“呛虾”的毒招:命父亲等人自己挖大坑、挑水,灌了半坑的泥浆,然后割掉父亲等人的双耳,用刺刀划破他们的嘴唇,嘴里塞满棉絮,把父亲等人五花大绑后推下大坑“活埋”了。

  父亲被捕后,母亲曾到处派人打探消息,到了第7天早晨,住在反动派据点附近的一位老太太告诉母亲:昨晚(即正月初六)好像听到有人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你去附近的荒冢里看看有没有新添的坟头。

  母亲依言前去,果然发现了两座较大的新坟。旁边有几条野狗,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什么。原来有一座新坟已被刨开,埋在最上面的一人的脸已被野狗们啃掉了一部分。母亲用棒喝退了野狗,继续往坑下翻寻,终于在坑的底部凭父亲临行前穿的衣服认出了父亲:只见父亲的头和另一个人的脚被五花大绑地捆在一起,整个脸已经肿了变了形,嘴巴被割破,沾满了血迹,嘴里塞满了棉絮,估计是临刑前呼口号时被塞的。同一个坑里一共埋了4个人,都是两两被颠倒捆在一起,脸部都变了形,嘴巴里也都塞满了棉絮,衣服都被打烂沾满了血污,不仔细辨认都认不出来。母亲赶紧用土把坟满上,准备等天黑了再偷偷叫人把父亲等人的遗体运回去。

  当天夜里,母亲雇用小船把父亲的遗体运到家附近的码头,赶回家准备喊人去把父亲的遗体抬回来,脚还没站稳,闻讯赶来的伪乡丁们就闯进我家,一枪托把我妈打倒在地,大骂:“泼妇,偷别人家男人的尸体!你男人被派到南京见蒋委员长去了......”。罚我妈连夜送回我爸的遗体,不然就一把火烧光我家,临走还拉走了我家唯一的一头猪,种粮也被洗劫一空。那天幸亏奶奶把我们几个小孩预先藏起来,不然我们就更遭殃了。就这样,在反动派的监视下,母亲被逼含泪把父亲的遗体再次送回了乱坟岗。

  直到当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逃跑了,父亲等人的遗体才得以被运回家安葬。就在同年,又有康回英(女)、康凤英(女)、王普林、钱三元、康贻号、康贻才、邢山等陆续被害,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酷刑,全村14位同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整个山庄被烈士的鲜血染红,但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如今父亲等人均被追认为烈士,安息在如皋烈士陵园。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将激励后人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努力奋斗,砥砺前(病理科 朱东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