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雨季遐思
发布时间:
2019-07-09
整个六月,如皋似乎有一半的日子在下雨,长三角的梅雨季正应了那句“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从医院东大门走进来,氤氲着开过了头的花香,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烦躁。
历代文人骚客对于梅雨季的描述有“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那副生命不息的画卷,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那种自在惬意的生活,更有“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那份来日丰收的期盼,仿佛这个季节有唱不完的“歌”。然而,这些日子因为医院要创三,全院上下开启了迎评模式,苦于没有精力晚上回家继续伺候胖娃娃,无奈下将她送回了老家。于是,在雨落皋城的日子里铺开了思念,开启“静夜思娃”模式,那雨更是给我增添了些许说不明道不清的愁绪。
静静地听着雨声滴滴哒哒、淅淅沥沥,唤起我的思绪飘向远方。最近人人都在谈高考,学霸们成为了各路官媒、自媒体的香饽饽,然后也出现了一些让我特别留意的消息,比如说浙江省高考状元前三甲均出自医护之家(高考状元父亲任职于温医大附二医青田分院、榜眼母亲来自温医大附二院、探花父亲是苍南县龙城中医院的眼科主任),还有邻县如东432分的高考状元孙烨同学被问及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时,他说:“我爸爸是名医生,我从小就对医学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好医生。”于是,老母亲深夜念叨叨中高考也成了火热话题。跟先生讨论如果多年后我们家娃也能考这么高,他会不会支持孩子学医。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我脱口而出“肯定不啊,没听我同事说,无论在多牛逼的医院工作,不也要三十值班,初一查房啊……”我话还没说完,那货竟然笑起来问你想孩子做什么呢?这个问题真有点让我一时语塞,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了“反正学医苦,从医累,除了医学类啥都可以”。接着,我听到一种声音从我耳边飘过:啥工作不苦,明星都有三伏天穿棉袄演冬戏,九寒天跳冰河演自杀的日子。
聊天就这样被“聊死”,但老母亲心不死,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把我认知内的所有行业都好好地想了一遍,结果也没想到完美的职业规划。思来想去我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医,不就是怕她吃苦吗?可是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为了生而活,哪有不苦的。叔本华在《论世间苦难》一文中曾说道:“每有悲苦不幸,最有效的安慰即是观察他人之不幸尤甚于我,此法人人可行。但就人类整体的不幸而言,这又有什么意义?”。这世间的苦与不苦、值与不值都是人为比较出来的,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不会比的人觉得工作是疲于奔命,会比的人时刻享受在工作之中。倘若找到合适的参照物,将情怀融入工作,把工作看成理想难道还会苦?
春夏之交总是多雨,近半个月缠绵多情的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洗洗扫扫准备接胖娃娃回如皋,抖了抖晒干的床单,轻轻地用手把它抚平,只觉得缕缕清香扑入鼻端,那一刻我嗅到了初夏的气息,浓烈又不失轻柔。未来,我不会阻止孩子学医、不再怕孩子受苦,人生路漫漫我仅能陪她走一程,不忍她受81难,他日何以取得真经,我能做的就是陪着她慢慢学会那72变,不错过她的每一个进步。(院办 爱 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