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致郁还是治愈
发布时间:
2019-02-03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是在医院一名副院长的微信签名上。我饶有兴致地查了下出处,原来它是由美国一位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翻译而来。当时觉得简洁而富有哲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忍不住想生活是致郁还是治愈?
告别十二月的腊梅花,一月的如皋已经随时准备立春了。我坐在阳台上看着小宝百无聊赖地啃着牙胶,窗外的阳光给她鸭绒般的头发镀上了一层淡金色,而她一副了无心事的模样。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自在》“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冬日的暖阳,确实能勾起成人世界里的各种“心事”。前段时间医院成功做了首例肺动脉栓塞介入,我有机会去做了现场记录。术后跟科主任聊天,他说得云淡风轻,我心里却弥漫起了伤感,说不出来的低气压将小小的我慢慢淹没。特别是那两句“做新技术是真紧张,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病房还有几例呢,但因为费用问题都没做介入”。说这话时我从他的眸子里读出万般情感:有成功的如释重负、有从业的如履薄冰、有医者的悲天悯人、有凡人的无能为力……这真正是应景了那句“医院的墙壁比教堂的聆听了更多真诚的祷告”,每天跟死神打交道,不知道会不会致郁?反正于当下的我来说是负能量到怀疑人生。脑海飘过六个字:生不对、死不起。工作的进退带来紧张的情绪、金钱的压力带来忧愁的印记、父母的老去带来无形的歉意、世事的纷杂带来无奈的叹息。说不尽人生悲欢别离散,道不完岁月酸甜苦辣咸,感觉处处可以让你致郁。加上每天还直面生命的无常更是一种摧残,心里暗想幸好我不在临床一线,要不然各种病人背后的故事早晚让我患抑郁症!
神游60秒后,被科主任接下来“3万块跟一条人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重新拉回聊天界面。我一时间愣住了,原来真正的医者眼里只有“生”。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正日新月异地发展,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然而仍不可避免疾病的发生,死亡依旧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既然如此何不向死而生,这应该是医者的智慧吧!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只要保持医者那颗不变的初心,尊重生命,去治愈,去帮助,去抚慰,药到是否能病除已无需再纠结了。“呀咦……”,突然一声清脆的嘤语让我重新关注那个独自晒太阳的胖娃娃。想起她无数个夜晚让我抓狂,天天默念“我亲生的,我亲生的,马上就天亮了”,终于躲过了产后抑郁症的魔爪。看着她明媚的笑脸会忘记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她何尝不是我心底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原来致郁跟治愈就在那一念之间,何不选择治愈呢?
窗外阳光正明媚,此时此刻只想慵懒地注视着小宝,思如你,笑如你,万象都是你眉眼,管它成人世界里那些所谓的“心事”。假使这个时候,有人来挡住我们娘俩的太阳,我会仿效那个疯癫的古希腊人说:“走开,亚历山大,不要挡住我们的阳光。”(院办 爱莲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