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青春在抗疫中感悟成长


发布时间:

2020-04-20

  我是重症医学科的护士花蕊,从湖北返回如皋已有一段时日,在休息整顿之余,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武汉之行,以及此次武汉之行的所思所想。

  疫情让我们共赴国难

  记得那是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和我先生正在老家张贴着对联,这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她说,“接到上级通知,武汉那里疫情严重需要派遣医护人员进行支援,任务艰巨,你愿意去吗?那里是疫区,确实很危险,是否去,可以回家商量商量。……”听罢,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答道:“没事的,不用商量了,我愿意去……”此时,并没有像影视剧中的那种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那简单而又坚定的话语,有的只是我那毅然的决心。

  大年初三,我与洪美琳在副院长石国平与护士长张翠柳的陪同护送下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隔天中午,我们抵达武汉,开始了我们武汉战疫的征程。

  经过短暂的培训与休整,我们真正的踏入“前线战壕”。每个班6-9小时不等,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急诊病房、传染科、发热门诊…… 我们接触的都是新冠肺炎的患者,看到患者们恐惧、担心、无奈和泪水,到最后出院时的笑容,这使我相信,来到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3月3日,我们转战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与江苏省的大部队会合。到达后,我们进入江苏省队接管的隔离病房,开始了我们新的一轮工作。有一位病人曾问道,“你怕不怕?”“怕呀,怎么不怕。”“那你为什么要来呢?”“因为这身白大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虽只是这万千队伍中的普通战士,但我们依旧会坚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来之前,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或也会有不舍与担心,但当我们披上战袍时,心中却只剩下一个信念——国有难,召必战,战必胜。

  疫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国

  一场疫情,让中国力量被全世界看见:30多家口罩企业复工,产量一天达到800万只。10天建好34000平方米,能容纳1000人的“火神山医院”。“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四大医院支援武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人与病毒的较量。没有国家、没有大家,我们靠自己是万万躲不过去的,国家安宁,才是我们最大的福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正在逐渐减少,14亿中华儿女为祖国感到自豪。

  在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在物资最稀缺的时候,祖国各界就开展了许多场规模巨大的捐助行动。在民间,有无数普通华人展开了一波捐助行动。这些捐助行动没有动员,没有组织,更没有统计,完全是自发的,参加者遍及各阶层各行业。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样的心声:我与祖国在一起!这个时候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我们是祖国忠诚的卫士。

  疫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敬业

  无数的医护工作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放弃了自己的假日,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抗疫最前沿;基层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连续多日对基层单元进行排查和管控;9000万党员毅然请战,挺身而出。

  面对疫情,还有很多物流快递人员,不惧危险,不断地赶赴疫情灾区,尽他们所能将物资送达战疫前线。也为因疫情被困在家的人民群众送上了安心菜。

  内有“天使白”,外有“警察蓝”,全国公安机关迅速启动战时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依法打击、及时查处了一批涉疫情违法犯罪案件,“警察蓝”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使出了“洪荒之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疫情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强

  这次的武汉一行,让我收获良多:生命何其脆弱,又何其顽强。国人那股团结一心的力量又是何等令人震惊,医务人员、军人、志愿者……所有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奋斗着。

  疫情虽然还在继续,但是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依然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比起春节那段日子,疫情不再猖狂,正在悄悄后退。这场战役我们必定能取得胜利。相信用不了多久,病毒彻底消逝,我们可以摘下口罩,静享繁华热闹(重症医学科 花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