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  HOSPITAL CULTURE

一名“弃婴”的新生


发布时间:

2023-02-07

  “叮铃铃,叮铃铃……”,9月21日下午,一如既往忙碌的儿科诊室电话急促响起,“儿科医生吗?急诊室收到一无名弃婴,请速来协助查治”,接电话的儿科副主任纪建兵迅速交接好正在诊治的病人,捷步赶至医院急诊室。

  纪建兵到达诊室后,只见一个不太整洁的包裹里躺着一名面色微绀、轻轻抖动的新生儿,他快速了解情况的同时解开包裹,只见小宝反应欠佳、四肢冰凉、下半身被胎粪污染、刺激后哭声低弱。纪建兵快速给患儿进行了身体评估,指导护理人员给予保温、吸氧、清洁、脐带残端消毒处理,并联系新生儿室送配方乳予以喂养补充能量。随后,他立即向医务科报备,在院领导指示下开放绿色通道,采集核酸后特事特办,火速办理入住新生儿科。

  从此,新生儿室多了一个特殊的小生命,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新生儿病区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入院后以副主任医师夏建锋、主治医师陈晚琴为骨干的医疗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诊疗方案,从入院的病情评估,针对性检查、阶段性治疗目的和哺乳方案都详实有序;以护士长张伶俐为首的护理团队也付出了慈母般的心血,从暖箱保温、常规的诊疗、脐部的专业护理、尿布更换、哺乳、轻触安抚等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没有因为他“弃婴”的身份而有一丝的懈怠。

  在整个新生儿医护团队共同努力、精心呵护下,小宝的生命体征渐趋稳定,奶量逐渐增加,体重也日渐增长。由于相关部门对小宝的后续安置需要时间协调,在入院一周左右由救治阶段转为初生儿的保育阶段,这更考验本就人手短缺的新生儿病区护理人员,可爱的护理姐妹们没有抱怨,而是给予了胜似父母的无私关怀。初为人母的护理人员从家里带来了尿不湿、奶粉,以满足小宝日常需求;几乎每个人每天上下班都来小宝床边驻足看看、抱抱、抚摸,让小宝时时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大家见证着他每天的成长和变化。“小宝今天奶量多少?”“大小便正常吗?”“有没有长磅?”……这些新生儿照护日常成了大家的口头禅,每个人都担心小小疏忽导致小宝的异常不适,同时也为小宝的点滴进步而欣喜不已。

  随着日龄的增长,小宝逐渐有了眼神的交流,好似乞求的目光让人顿生怜悯之心,虽然暂时未得到亲生父母的精心照料,但医护人员无私的给予让小宝并没有缺少爱,张妈、纪妈、周妈、王妈……心照不宣、默契的在病区叫开了,与日龄匹配的小玩具带来了,崭新的小衣服穿上了,日常用品齐全了,满月蛋糕准备上了……

  几代人共同呵护的小儿也不过如此。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多部门的通力协助下,小宝的归宿终于有了着落。姐妹们闻讯忽感失落,就像是自己即将离家远行的孩子,有点依依不舍。50余天的不离不弃、朝夕相处见证了小宝体重从入科的2.4千克增长至目前5.0千克,奶量由不足30毫升/次至目前的160毫升/次,辛勤的付出是小宝日渐康复的身体和开心的微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动容?

  期待小宝在新家健康快乐成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