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  HOSPITAL DYNAMICS

争分夺秒 我院成功抢救一名心梗猝死患者

发布时间:

2017-02-25

  2月15日,一老人因突发心肌梗死而晕倒,幸运的是,这名老人栽倒的位置刚好是急诊医生身边,从晕倒到救治,一秒钟都没有耽误,老人最终得救,被大家称为“最幸运的心肌梗死患者”。目前,该患者病情平稳。

  当日,这名老人在女儿陪同下,来到急诊内科就诊,值班医生杨巍在询问病情过程中,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杨医生立即检查,发现患者叹息样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大声呼叫救援,急诊科护士石爱萍和担架队师傅立即赶到这位患者的身边,跟周围的热心人士一起将患者抬上转运床,送入近在咫尺的抢救室。

  在抢救室中,医护人员继续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提示患者室颤,立即给予双向波200J除颤,老人当即恢复了窦性心律,但仅仅维持数分钟后再次转为室颤,情况一度十分凶险,医护人员继续进行心外按压并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气管插管,反复除颤4次。经过15分钟不间断的持续抢救,患者终于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结合患者心电图检查及发病过程,考虑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需要积极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治疗。心内科专家、副院长石国平闻讯后火速赶来,在完善了相关检查、排除了相关禁忌症,并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病情后,立即在抢救室开展溶栓治疗,同时联系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准备床位,待患者生命体征稍稳定后护送入了ICU病房。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较高,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症状,就是心脏缺血的开始,缺血时间越长,挽救的机会越小,恢复越差。从接诊到开始溶栓、介入治疗的前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塞实施救治的黄金时间,把握这宝贵的90分钟,能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医生提醒: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或胸闷症状不缓解,应高度警惕急性心梗,可采取以下措施:让病人立即卧床,有条件尽快吸入氧气;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如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仍不缓解,且持续超过20分钟,应尽快拨打120叫救护车,切忌让病人自行去医院。(急诊科 杨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