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  HOSPITAL DYNAMICS

别让“蛇缠腰”盯上你

发布时间:

2025-02-28

今年的2月25日-3月2日是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民间俗称“蛇缠腰”“缠腰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近年来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揭开缠腰龙的“真面目”

1.病因溯源  

带状疱疹的“元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当儿童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会引发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会彻底离开身体,而是悄悄潜伏在神经节中,进入漫长的“休眠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潜伏的病毒就会趁机苏醒,沿着神经大肆“进攻”,引发带状疱疹。

2.典型症状  

皮疹与疼痛:起初,可能只是局部皮肤有轻微的刺痛、灼热感,随后,晶莹的水疱接踵而至,这些水疱和红斑沿着神经的走向,呈带状分布,常出现在腰背部,因此也被叫做“蛇缠腰”“缠腰龙”。

病程特点:皮疹出现前常有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水疱结痂后可能遗留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这种疼痛的持续时间往往很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数十年。许多患者在带状疱疹的皮疹已经消失后,仍要长期忍受着神经痛的折磨。

3.并发症风险

眼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

性角膜炎,疼痛剧烈,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耳带状疱疹:可能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影响听力。

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引发脑炎和脑膜炎。

播散型带状疱疹:约10%的病例可合并内脏受累,病死率高达55%。

二、谁容易被带状疱疹盯上?

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1.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龄增长导致免疫力下降。  

2.慢性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肿瘤患者等。  

3.免疫抑制人群: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者。  

4.压力大、过度疲劳者:熬夜、焦虑等会削弱免疫功能。

三、科学防治:疫苗是关键

1.预防胜于治疗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保护效力超过90%,且对预防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    

2.日常防护建议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疱液(可能传播水痘);慢性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四、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1.及时就医  

发病72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可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2.规范治疗  

联合使用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物,辅以物理治疗(如激光、针灸)缓解疼痛。  

3.避免误区  

民间“放血”“火烧”等偏方可能加重感染,务必到正规医院就诊。

皮疹结痂后仍需关注神经痛症状,长期疼痛需介入疼痛科治疗。

带状疱疹并非“一次得过终身免疫”,复发风险始终存在。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规范治疗,公众可有效降低疾病危害。若出现疑似症状,请尽早就医,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公共卫生科


Baidu
map